全书阁 > 这不是春秋全文小说 > 第二百二十五章 欲镇罗国学宫

第二百二十五章 欲镇罗国学宫


  言者无心,听者有意,罗国如今军界以罗士信为大将军,兼任兵部尚书一职,而上将军孟奔为罗国立下了汗马功劳,也依旧不过是兼任了一个兵部侍郎而已。

  李道宗若是回到罗国,入主兵部,代替罗士信成为兵部尚书无疑是最为合理的安排,但如今不论是罗士信还是孟奔,在成为尚书与侍郎之前,都曾为罗国立下了汗马功劳,如今自己横空插手,若是熊逢为了自己剥夺了罗士信的兵部尚书一职,那罗士信就算是心胸再为宽广,也难免对此有所介怀。

  毕竟李道宗助蜀国破巴乃是为蜀国立下的功劳,就算是战绩骄人,也并非是罗国的战绩。

  二者功劳不可以混为一谈,所以李道宗对于自己回国之后的安排,一时间还真是有些迷惘了起来。

  熊逢受前世书籍与小说之中对贵族阶层的单方面差评影响,从而对于在罗国建立封爵制度一直耿耿于怀。

  诸如罗士信这般在罗国立下了汗马功劳之人,一旦坐上了大将军与兵部尚书之位,若非是犯下了什么大错误,就算是才能有所短缺,熊逢也不好将其撤换。

  而罗国若是不建立勋爵制度,那么后来的能人俊杰也就会因为没有合适的职位而无法一展心中报复,许多为了功名富贵的有才之士也会因此而放弃投效罗国的想法。

  春秋时期,诸多出仕于别国的俊才为何不选择在自己的国家出仕,便有着这一方面的影响。

  以李道宗的见识,自然是觉得如今的罗国还稀缺了一些什么东西,但他只是一个幕僚,虽然在巴蜀之战上出力不少,也算是为罗国立下了功劳,但他却并不能以其为依仗,从而提出封爵之事,否则的话,便有挟功图报之意。

  这是历代君王所不喜的性子,所以在典韦询问李道宗准备求取何种职位之时,那李道宗却是难得的陷入了为难之中。

  时间悄然流逝,等到夜幕降临之时,众人扎营修整之时,那李道宗盯着天穹之上的群星,却是突然开口道:“听闻罗国君在罗国建立了一座罗国学宫。”

  李道宗的话音方才落下,那典韦便是一愣,而后微微点了点头,口中道:“罗国学宫之中不单教人习文练字,同样也教人习武强身,先生的意思,莫非是有意在这学宫之中任职?”

  典韦的言语之中带着几分狐疑之色,但很快的他便想明白了李道宗的心思。

  “罗国学宫之中,怕是尚未有教授兵书战策之人吧?归国之后,若蒙国君不弃,道宗倒是愿意入学宫之中执教。”

  他的话音落下之时,那典韦也不意外,只是嘿嘿笑道:“若先生能够培养出几个与先生一般才干的学子,我罗国今后又何惧诸国了!”

  李道宗只是微微一笑,而后便沉默不语,脑海之中开始浮现出自己回到了罗国之后,该如何与熊逢商议此事。

  于此同时,巴国汉中之内,大将军李易皱眉看了一眼手中的战报,眼眸之中浮现出了几分阴沉之色。

  他与武烈虽然是竞争对手,但一直以来,都保持着良好的竞争关系,就算是想要将武烈拉下马来,也未曾想过要至其于死地。

  但如今武烈却是战败与蜀国之后,并且以身殉国。

  这对于巴国来说,无疑是一件巨大的打击。

  李易乃是巴国的大将军,虽然一直以来都未曾亲自领兵作战,也未曾真正谋划过与蜀国之间的战争,但却不代表他是庸碌之才。

  故而在得知了武烈殉国的消息之后,他便已经预料到了前线三十万巴国军队败亡的命运。

  两地相隔甚远,巴国汉中现如今作出反应,恐怕也难以保全前线三十万巴国军队,那李易也是一个果断之人,他当即持书深夜闯进了巴国王宫之中。

  李易还有一个身份便是当今巴国君的舅子,也就相当于是国舅公,拥有其妹妹给出自由出入王宫的令牌,他很快的便进入到了王宫里面。

  “国君现在何处?”

  李易入了王宫之后,便径直拉着一名宦官问道。

  那宦官不敢有丝毫的隐瞒,急忙开口道:“君上现在兰溪殿内与兰夫人用膳。大将军深夜入宫,不知......”

  “此事非同小可,非尔等可以过问,还请速速领路,本将军要面见国君。”

  李易却是挥手打断了那宦官的问询,而后径直由宦官领路,向着兰溪殿内行去。

  兰溪殿乃是巴国君另外一名宠妃的宫殿,与李易并无瓜葛,为了防备自己贸然闯入见到什么不该见到的东西,那李易方才到了宫殿门口之时,便已大声喊话道:

  “臣李易,有重要军情需要立即禀告君上。”

  虽然城外尚有蜀军环绕,但却并没有攻破巴国汉中的迹象,故而巴国君此时也依旧未曾改变自己的日常作息,每日宠幸妃子,更是不曾间断。

  听到李易话语,那巴国君的眉头当即紧皱,而后便要起身之际,他那身下千娇百媚的兰夫人却是不依道:“国君难得来贱妾宫中一次,竟这般离开,妾身......”

  看着兰夫人搂住自己腰间的玉臂,那巴国君本能的心神一荡,但当他想起李易平日里素来低调,从无孟浪之举,如今这般焦急入宫,甚至是擅闯自己的寝宫,便可见事态之焦急。

  那巴国君当即伸手掰开了兰夫人的玉臂,而后道:“夫人且稍后,大将军深夜造访,定有要紧之事,寡人去去便回。”

  话音落下之后,那巴国君便径直迈步起身离开了床榻。

  看着巴国君离去的背影,兰夫人的脸上浮现出了几分不满,口中喃喃骂道:“又是李淑那个贱货的兄长,可恶......”

  当巴国君见到李易之时,正要发问之时,很快的便察觉到了李易脸上的忧虑之色。

  “爱卿深夜造访,可是出了什么不好的消息?”

  巴国君的脸上也隐隐约约的生出了几分担忧之色,毕竟这个消息可是连李易这个平日里不显山露水的英才都为之色变。

  “上将军武烈战死葫芦口,无当军与武安军十万精锐全军覆没。”

  就在巴国君言语问询之际,那巴国大将军李易还是缓缓开口将这个沉重的消息逐字逐句的说与了巴国君知晓。

  “什么?”

  巴国君的心神当即一阵慌乱,而后惊讶道:“十万精锐,以武烈将军之勇,怎么可能!”

  “前线探马加急来报,定然不会有误,现如今,武烈将军尽忠,其麾下的二十万伐蜀大军恐怕也难以保全。蜀国与巴国之间的局势已然逆转,国君,为巴国千秋大业计,还请国君即刻下令征募新兵,而后推行秦之勋爵之法,以励战事。”

  李易的话音落下之时,那巴国君的脸上却是浮现出了几分为难之色,而后道:“大将军也知道,我欲推行勋爵之法久矣,然巴国之中的各大世家贵族盘根错扎,若是冒然效法秦国,却是不知要触动不知多少贵族的利益,他们恐怕......”

  听到了巴国君言语之中的犹豫之后,那李易的脸上却是骤然浮现出了几分狠辣之色,口中道:“李易自领巴国大将军职位以来,一直未曾亲领军队,这一次,还请国君为李易在国内挑选十万死奴为兵。”

  若是李易要统兵,这巴国上下军队无一不可以调用,为何非要亲自统帅新募之兵呢?最为关键的却还是李易提出的要求。

  “死奴?这些死奴要么犯下了十恶不赦的大罪,要么本身就是蜀国人,爱卿为何要取这样的人为卒?”

  巴国君的言语之中浮现出了几分不解,也就在他的话音落下之时,李易却是缓缓开口道:“死奴者,将死之人也,若愿为卒,尚能保全性命,此其一也。若君上效法秦国,死奴为求脱罪,又争上进,定然拼死奋战,蜀虽数十万,亦不能当十万悍勇之士。此秦之黥面军勇不可挡之法也。”

  “黥面军?”巴国君的脸上浮现出了沉思之色,秦国能以区区千万人口抗衡赵魏韩三国,除了其精锐的步骑弩三支军队之外,最令人畏惧的还是黥面军。

  这是一支上了战场之后便悍不畏死的军队,他们还有另外一个称呼,叫做陷阵之士。

  他们不曾穿着任何的护甲,手中也只有简陋的武器,作战之时也没有丝毫的纪律可言。

  他们就像是疯狗一样在战场之中肆虐,杀死了敌人之后,便完全不顾及敌人刀剑俯下身子割去敌人的左耳。

  军功对于他们来说,比生命更加珍贵。

  所以在战场之上,他们就如同地狱里面爬出来的梦魇一般,让人胆寒。

  想到了黥面军的传闻,巴国君最终还是动摇了。

  “若果真如大将军所言,寡人便将此事拜托大将军了!”

  巴国君的言语之中浮现出了几分凝重之色,而那李易的嘴角也已经微微上扬,而后自信的说道:“国君放心,巴国黥面之军成军之日,便是蜀国败亡之时,不过在这之前,还需要先解决了国内的心腹之患方可。”


  (https://www.qshuge.com/2333/2333165/389536260.html)


1秒记住全书阁:www.qshuge.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qshu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