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书阁 > 美人的马奴免费 > 第242章 评选

第242章 评选


  “这是我们在桐城的远亲妹子,这两天才来的陶城。”

  季筱打着哈哈,虞维音笑着点头招呼。

  曾牛将她看了又看,嘟囔道:“虽然面生,看久了好像又有点面熟,难不成我们在哪儿见过?”

  “我家妹子才第一次来陶城,你哪儿能见过她呀?”

  季筱笑着将虞维音拉到身边,道,“蚕花会也快开始了,咱们快点进去吧,晚了就要坐在后头了。”

  这么一说,也就打断了曾牛的思绪,一行人进了祠堂。

  季筱瞪着季如卞。

  “如卞,那小青瓷瓶你好好收着,别拿出来玩,你待会儿可别乱说话,记住没?”

  如卞点头道:“娘您就放心吧,孩儿不会乱来的。”

  他不过就是对这个折颜膏好奇嘛,怎么爹娘都一副紧张兮兮的模样?

  祠堂内最前方腾出了一个四方台,台下整整齐齐摆着板凳,如今已坐了大半人,如卞眼尖,看见前排还有座位,急忙一溜烟往前跑去,忙地占了四个座位。

  伸手朝后面的季然喊道:“爹,娘!音音姐姐,快来这儿!”

  虞维音被他的声音吓了一跳,很怕会突然成为众人关注的重点。

  季筱也扬声斥道:“如卞!你真是越来越任性了!”

  如卞低着头,吐了吐舌头,却也没将娘亲的责备真当一回事。

  他八岁了,又不是什么都不懂的小孩子,他知道音音姐姐来桑植村做什么,也知道音音姐姐今日要做的事,他说过会帮音音姐姐,自然就会说到做到的。

  他让虞维音坐在右侧,再让娘亲挨着她的左侧,不让桑植村的人,能轻易对她说上一句半句话。

  哪怕他左侧坐着的人,就是曾牛,面对曾牛时不时好奇的提问,孩子的如卞,也只是噘着嘴,一言不发。

  季然夫妻俩总算放心下来,朝曾牛笑笑。

  “曾牛哥,如卞这孩子性子怪,你别见笑。”

  虞维音没理会这些小插曲,她睁着双眸,看着四方台中央上站着的人。

  那人是个四十来岁的中年人,跟翟长富差不多的年龄,却没翟长富那种熟稔人情的气质,他穿灰白粗布衫,胡须刮得干净,下巴颏上一片紧绷的青色。

  看起来,有几分读书人的洁癖,眼底却又透露着似苦行僧般的哀愁。

  “那就是村长陈平池,”季筱凑身而来,压低了声音,“你看见他身后摆着的那些雪白小绣屏了吗?待会儿就是为参赛者准备的。”

  虞维音静静注视,看到陈平池身后罗列着的黑漆小绣屏,一行十个,约有二十来行。

  绣屏不过三尺来宽,紧凑地堆挤在一块儿,就像放大的蚕蛹一个接一个挨着,各自之间,却又有着呼吸的空间,不至于显得混乱而让人觉得窒息。

  但绣屏,的确不大,跟一把匕首的长度差不多。

  要在那样的小地方,绣出美轮美奂的蚕花女神像,想想就是高难度动作。

  毕竟,只要一针落错了,就会在屏上留下清晰的痕迹,即便退针重新来过,也会染污了整片纯洁无瑕的素绢布。

  桑植村既然是种桑养蚕为重,为何蚕花会,却是要比拼刺绣这样的技艺?

  她微眯着双眸,眼底涌过淡淡的困惑。

  季筱似乎窥见了她心中的疑问,解释道:“种桑养蚕是基本功,在陶城,刺绣是大家最看重的。但村里没一个人像温氏,她曾经凭借一手好绣工,曾连续五年蝉联‘蚕花娘娘’的称号。”

  陈平池站在台中央,听着台下村民发出的吵嚷声。

  但当他抬起双手,那些吵嚷声顷刻间低了下去,最后彻底安静了下来。

  “今年的蚕花会,我想换一种形式来开展。”

  他环视着台下装扮一新的人们。

  “除了刺绣,绣娘对蚕丝的见解也格外重要。我想要挑选出桑植村真正的蚕花娘娘,除了了解蚕丝,也精通刺绣,还需要有能力带领着桑植村走向更好的未来。”

  台下响起了骚动。

  “为什么突然改变?村长难道今后要离开桑植村吗?”

  “是啊,让蚕花娘娘带领我们?那村长去哪儿呢?”

  陈平池摆了摆手,那些争执的言论,再次弱了下来。

  他皱着眉道:“以往选出的蚕花娘娘,得到了声名的同时,却并没有真正为村子留下些什么。”

  他想起温氏,想起一张张美丽的面孔,在脑海中如水波浮现,又消失。

  “这些蚕花娘娘,不是嫁去了城内,便是去了织造府、绣坊,再也没有回到桑植村。桑植村桑蚕业发达,但我们缺属于我们的蚕花娘娘!我们需要一个蚕花娘娘,带着我们将刺绣发展壮大,将来能在陶城站得更稳!”

  这番话,化解了村民的焦躁和恐慌。

  不知是谁带头鼓起了掌,很快,便是成干上万如雷鸣般的掌声响起。

  考验开始了。

  参加蚕花会的女子,被一一邀请上台,先要通过村长严厉的考核,过后才能允许在台上三尺来长的绣屏上刺绣。

  一个身姿优美,脸颊通红的少女上台,她揪着衣衫内袖,将袖口处用银线绣的青木叶抓出一个小小的褶皱,身子因紧张,而不受控地微微颤抖。

  但她还是朝陈平池规矩地行礼,行完礼便安静地等待他的发问。

  “小茉,请你回答,种桑之法。”

  他发问的语气,如同老学究一般,黑眸盯着人,似乎要钻到姑娘的脑子里,去看看她是否藏有自己的知识。

  叫小未的少女轻轻呼了口气,小小声开始回答。

  “种桑前,首先要将士地锄松,两边开沟渠,用来泄水。并且,事先也要在士中掺入各种肥料,等桑树出芽,还要记得修剪枝条。”

  只要不是过于懒惰,桑植村的女子,对种桑养蚕不会感到陌生。

  是以,她回答得很流利,越到后面,便越淡然,脸颊的红淡去,取而代之的是自信的微笑。

  “修剪枝条时,三五枝新芽中,只留两三枝壮实的就可以了。要是比较好的桑树品种,还可以采取嫁接之法,如此一来,改良产出的桑叶,就能使蚕丝品质更高。”


  (https://www.qshuge.com/3070/3070464/109651195.html)


1秒记住全书阁:www.qshuge.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qshuge.com